笔趣阁h - 历史小说 - 1850再造中华在线阅读 - 第249章 名与钱

第249章 名与钱

裂,甚至于亡国。

    太平天国如此,满清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清末时,朝廷已经注意到厘金的危害,要地方把厘金收入交归中央,各地督抚都明里暗里抵制。

    厘金收入是笔糊涂账,全在地方督抚一手掌握。交或者不交,交多少,都由督抚说了算,朝廷已经无力控制了。

    庚子事变时,东互各省互保,不奉王令,反把慈禧的宣战诏书说成是乱命。慈禧对此无可奈何,事后反而要夸奖东南各省督抚。这正是中央式微、地方坐大的表现,亦是亡国之兆。

    第二,厘金对华夏工商业打击极大,传统手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,外国商品倾销中国,中国民族资本一蹶不振。

    厘金是重复征收的,这个关卡征过了,下个关卡仍征。所以,厘金税率虽为百分之一,但重复征下来,税率常达百分之十以上。

    而厘金由各地自行开征,税率、税制较为混乱,征税额度更是一笔糊涂账。地方督抚都有任期限制,在任期间肆意征税,全然不顾长远,更不顾大局。

    这就推高了华夏手工业商品的价格。

    洋人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获得了关税特权,洋税进口关税最高才百分之2.5,进关之后各地不得再对洋货征税。

    从此之后,洋货物美价廉,国货商品价格一再上涨。此消彼长之下,洋货击败国货,占领了国内各个市场。

    可以说,厘金是培养军阀、倾销洋货的温床。直至1931年,民国国民政府开展税制改革,才废除了厘金制度。

    但在彭蕴章那个年代,大臣们并无这种见识。即便是曾国藩,亦对厘金制度大加赞赏,湘军对厘金制度亦极为依赖。

    咸丰帝正为钱的事发愁,眼见厘金可行,欣然接受了彭蕴章的主张。